鞋墊還可警示老年人跌倒,新橋醫院護理團隊榮獲創新與發明獎。
穿上一雙鞋墊,可以警告老年人跌倒的風險,及時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實時發送到指定的聯系人。這種科技場景,在軍隊軍醫大學新橋醫院骨科病區張玉梅護理組的努力下,正在成為現實。
這個由張玉梅護理組和南京科技大學電子工程隊共同發明的大數據系統,在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護理分會舉辦的2020年優秀創新發明方案選擇活動中獲得一等獎。
‘走路總是很輕的。’‘就像踩在棉花上一樣。’‘"走路,踩在棉花上。"臨床上,許多跌倒的老人在跌倒前都會有這種感覺,但當老年人有這種感覺時,他們的反應就會下降。臨床上,并不是少數老年人因后感知而跌倒。"10月13日,新橋骨科骨關節病區護士長張玉梅在接受"衛生時報"采訪時說,在中國65歲以上老年人的有害死亡因素中,跌倒因素處于最前沿,由于自身平衡和控制能力的下降,在跌倒風險增加時無法及時調整行走步態,從而容易發生跌倒事件。因此,及時獲得自己的跌倒風險是降低老年人跌倒風險的重要手段。
墜落警告鞋墊的想法也來自于此。張玉梅的護理團隊與南京科技大學的電子工程團隊合作,開發了第一代跌倒警告鞋墊,并于2020年1月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
在談到落地警告鞋墊的工作原理時,護士長張玉梅解釋說,當人們正常行走時,腳與地面直接接觸,腳上的力可以反映人體的運動和平衡控制。通過對足底壓力的測量和分析,可以獲得人體在運動中的力學參數和功能參數,從而了解身體的平衡控制。足底壓力中心軌跡是反映下肢平衡力和肌肉力量的一個重要力學參數。通過測量移動速度和距離,可以準確預測摔倒的風險。
防跌鞋墊工作系統由可穿戴信號采集裝置和云數據分析系統(移動電話應用)組成。帶壓力傳感器的鞋墊可以實時獲取用戶腳的壓力數據,并與風險閾值進行實時比較,從而判斷跌落的風險。當發生跌倒風險時,移動應用程序實時接收鞋墊警告數據,通過語音提醒用戶跌落風險等級,同時自動發送有針對性的跌倒預防措施,同時將風險警報發送給預先設置的兒童、家庭成員和其他接觸者。如果發生墜落,預警系統會向設置的聯系人發送位置和遇險信息,以幫助用戶及時獲得幫助。
目前,張玉梅護理組已開始臨床大數據采集工作,為高危人群收集相關數據;同時,為提高患者的耐用性,改善了整體防跌鞋墊技術,計劃在兩年內完成數據采集和處理改進,力爭盡快面對臨床推廣,并幫助提供高質量的養老服務。
60歲以上的老年人應首先充分評估跌倒的風險,不要過于自信;第二,應評估周圍環境的安全,如廁所環境、地面滑度、樓梯和其他障礙,以有意識地避免危險因素。此外,及時使用助行器,如拐杖、拐杖等,很多老年人不想使用助行器,認為"丟臉"沒有必要,這是應該逆轉的觀念;第三,老年人必須選擇合適的鞋子,最好是防止打滑;最后,選擇合適的鍛煉方式,降低肌力下降的速度。這些要點對于防止老年人跌倒至關重要。張玉梅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