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愛耳日」科學護耳,健康聆聽,擁抱甜美睡眠
2025年3月3日,我們迎來了第24個全國愛耳日。今年的主題是“健康聆聽 無礙溝通”。
愛耳日由來
為了提高公眾對聽力健康的重視,預防聽力損失,中國殘聯、衛生部等十個部門在2000年共同確定每年3月3日為“全國愛耳日”。這個日子的選擇是因為數字“3”形似耳朵,便于記憶和宣傳。
中國的愛耳日得到了世界衛生組織的認可,并推動了全球對聽力健康的關注。2013年,世界衛生組織將3月3日定為“國際愛耳日”。
耳朵,作為我們聆聽世界的窗口,卻常常被忽視。據統計,我國約有1.5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聽力障礙,其中耳鳴患者高達1億人。耳鳴不僅影響聽力,降低生活質量,更會干擾睡眠,可能導致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
你是否也經歷過這樣的夜晚?
夜深人靜,耳邊卻響起陣陣嗡鳴,像蟬鳴、像電流、像風聲,揮之不去,讓人輾轉反側,難以入眠。長期的睡眠不足,又會加重耳鳴,形成惡性循環。
耳鳴并非不可戰勝
知已知彼,了解耳鳴成因
耳鳴并非疾病,而是一種癥狀,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例如:
耳部疾病因素:中耳炎、耳硬化癥、梅尼埃病等
全身性疾病因素:高血壓、糖尿病、甲狀腺功能異常等
生活心理因素:長期暴露在噪聲環境,精神壓力大影響,以及長期熬夜、過度勞累等不良生活習慣也會引起耳鳴。
科學護耳,從日常做起
1.減少噪音暴露:在嘈雜環境中佩戴耳塞或降噪耳機,控制耳機音量不超過最大音量的60%,每次使用不超過60分鐘。
2.定期檢查聽力:尤其是高危人群(如長期接觸噪音、有耳聾家族史者),應每年進行一次聽力檢查。
3.正確清潔耳朵:避免使用棉簽等工具掏耳朵,以免損傷耳道或鼓膜。耳垢通常可以自行排出,如有堵塞應就醫處理。
4.預防耳部感染:保持耳部干燥,游泳或洗澡后及時擦干耳朵,避免細菌滋生。
5.及時就醫治療:出現耳鳴不要慌,及時就醫積極應對。耳鳴的治療一般包括耳鳴咨詢、聲治療和對癥療法。其中,對癥療法在臨床應用中最為廣泛。此外還有中醫藥治療(如中醫辨證論治、針刺、穴位注射和導引按摩治療)等,同時也要高度重視不良心理反應,如睡眠障礙、注意力集中困難、心煩、焦慮和抑郁等。
耳鳴伴隨著明顯的睡眠障礙和心煩,除了常規的耳鳴治療方外,還可以加用改善心腎不交的中成藥進行治療,如烏靈膠囊等,以改善其不良心理反應。
春已到,很多美好的事情將會伴隨著聲音如期而至。因為有耳朵的傾聽,平凡的聲音才被賦予了不平凡的意義。
愛耳日,讓我們安靜下來,用耳傾聽美好生活。愿每個人,都能擁有良好睡眠,用健康的雙耳聽見精彩未來!
為幫助患者方便快捷地進行自我檢測和篩查,幫助更多的臨床醫生發現患者的情緒和睡眠問題,佐力藥業傾情推出電子化篩查量表小程序。掃描下方二維碼,免費使用耳鳴致殘量表(THI)、眩暈障礙量表(DHI)及相關情緒、睡眠狀況量表自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