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桿100丨深圳大學土木系:向世界一流學科奮進,培養“未來大土木”創新者
【編者按】為響應教育強國戰略,構建行業多方共贏的生態合作體系,由中望軟件牽頭與工業技術軟件化產業聯盟、廣東省工業軟件創新中心、工業產品設計與仿真軟件創新聯盟等單位,聯合推出“標桿100”案例計劃,邀請100位教育行業標桿先行者,分享在培養國家戰略人才過程中的實踐和經驗。本期走進深圳大學,以下根據深圳大學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土木系副系主任熊琛副教授的教育實踐經驗整理。
深圳大學1983年經教育部批準設立,肩負著為特區培養人才和為國家高等教育改革探路的光榮使命。現已形成從學士、碩士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養體系,擁有多個國家級和省級重點實驗室、實驗教學中心和科研基地,學校設有27個學院,104個本科專業,涵蓋了文學、理學、工學、法學、經濟學等多個學科領域,入選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下設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以“夯土筑誠、礪木至臻”為院訓,依托三位中國工程院院士領銜的師資團隊。其土木工程和工程管理專業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通過國際工程教育認證,智慧交通專業入選省一流本科專業。學院立足粵港澳大灣區,培養具備智能建造、韌性地下空間等領域實踐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國產軟件賦能教學科研,構建自主可控教學體系
近年來,全國各大高校紛紛響應國家號召,明確提出了“以國產工業軟件支撐學科創新”的戰略方向。面對國產工業軟件替代的趨勢,深圳大學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積極行動,將中望軟件深度融入教學與科研體系。在《工程制圖與計算機繪圖》等課程中,學院果斷選擇中望軟件取代國外軟件,并開發了一系列專屬教學案例,實現了技術自主可控的同時,也為教學注入了新活力,形成“理論授課-案例實操-項目攻關”三維教學模式。
在日常教學實踐中,中望建筑CAD和中望3D等軟件被廣泛應用到工程制圖課程中,完全替代了原有的國外軟件。例如,在智能建造專業教學中,中望3D憑借其直觀的操作界面和強大的模型處理能力,顯著提升了學生的學習體驗。特別是在《工程制圖與計算機繪圖》與《機械設計基礎》等課程中,學生能夠迅速掌握3D打印技術的基礎操作,并利用該軟件進行復雜模型的設計與優化,極大地提高了學習效率。
此外,中望軟件靈活的網絡授權模式為全校師生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教師可以通過校園網隨時獲取授權進行備課,而學生無論是在機房還是宿舍,都可以使用正版軟件完成作業。研究生們則可以借助中望CAD軟件高效地完成科研項目圖紙繪制,進一步促進了學術研究的進步。
三階遞進產教學路徑,錘煉復雜工程問題解決能力
作為大灣區教育領域的標桿,深圳大學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與中望軟件緊密合作,共同探索出了一條獨特的產教融合路徑。中望的建筑工業軟件、數字孿生引擎等先進技術被廣泛應用于《智能建造課程設計》《機械設計基礎》和《金工實習》等多門課程。通過這些課程,學生們得以全程參與從模型設計、仿真到實際制造的全過程操作,真正實現了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的無縫對接,有效提升了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根據教育部關于新工科建設的要求,強調強化學生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為此,學院初步構建了“國產軟件+工程實踐”的特色教學模式。在《工程制圖與計算機繪圖》《工程制圖與數字建筑》等核心課程中,形成“基礎操作-項目實訓-創新競賽”三階遞進的教學路徑。學生通過完成建筑工程數字化建模與優化,系統性地提高了自身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
此外,學院還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各類學科競賽,以賽促學。中望軟件在這些競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幫助學生提升了專業技能,并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進一步錘煉了學生的專業技能。
聚焦關鍵技術突破,構建產學研生態共同體
站在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潮頭,學院深知國產工業軟件突破的關鍵在于核心技術的自主創新。因此,明確提出要構建多專業協同平臺以及實現工程知識圖譜與AI技術的融合應用。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加速建設成為全球科技創新高地,學院將中望軟件視為連接教育鏈與產業鏈的重要紐帶,致力于打造開放共享的教育生態。
在產學研生態建設方面,學院期待與電子五所,行業協會在三個方面加強合作:建立學科共建委員會、構建“雙師型”專家庫、搭建“產學研項目池”。通過多方協作,共同打造一個資源共享、互利共贏的教育生態系統,助力大灣區智能建造產業蓬勃發展。
深圳大學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正以國產軟件為支點,撬動未來土木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升級。通過構建自主可控的技術生態、創新產教融合范式、突破關鍵技術壁壘,學院不僅為大灣區輸送了數千名兼具家國情懷與創新能力的復合型人才,更為中國高等教育提供了“自主可控+產教融合”的深大方案。面向未來,學院將持續深化“教育-科技-產業”三螺旋聯動,朝著世界一流土木工程學科的目標穩健邁進。
關于中望軟件
廣州中望龍騰軟件股份有限公司,國內首家A股上市的CAx解決方案商,擁有7大全球研發中心,深耕教育領域16年,為超4000所院校及8.5萬所K12機構提供專業人才培養支持。
關于工業技術軟件化產業聯盟
工業技術軟件化產業聯盟2017 年于北京成立,接受工業和信息化部業務指導,掛靠單位是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秘書處設在電子五所,自成立以來,積極發揮行業紐帶作用,持續開展產業研究、公共服務、生態培育等多項工作,有力地促進了我國工業軟件產業生態發展。
關于廣東省工業軟件創新中心
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等11 家主要成員單位共同組建,中心于 2022 年獲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批復籌建,聚焦研發設計類工業軟件“卡脖子”技術攻關與生態建設,推動國產替代。
關于工業產品設計與仿真軟件創新聯盟
由工軟數創牽頭組建,院士領銜專家團隊,匯聚近百家單位構建全鏈條創新體系,主攻設計與仿真軟件核心技術研發及產業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