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國提醒:癌癥并非不可戰勝,做好這些事很重要!
核心提示:癌癥讓無數的人和家庭陷入絕望。王振國教授說:經常有人問,得了癌癥還有救嗎?還能活多久?患癌后這幾類人存活可超30年。得了癌癥后,生存時間超過30年并非遙不可及,現實中很多比較年輕的癌癥病人生存時間就超過了30年。想一想,患癌癥的人以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居多,如果還能活30年以上,那也是70歲以上,其實就不會太讓人害怕了。
早期癌癥——多數可康復,活過30年完全有可能。這個其實不用多說,大家都知道,早期癌癥很多是可以好的,分期越早,越好。既然好了,當然也就跟正常人一樣了。所以,想要活得久,早發現早治療是可靠的。
少數晚期癌癥——有的可康復,活過30年也有可能。少數癌癥即便晚期也仍有康復的可能,所以即便查出晚期癌癥也不要輕言放棄,要看具體情況。
部分復發/轉移性晚期癌癥——不能康復,但可能帶瘤生存多年。早期癌癥并不是都能康復,有的病人治療后仍可能復發;而晚期癌癥盡管少數有爭取康復的機會,但多數不能康復。對于這些復發/轉移性晚期癌癥病人,現實的目標就是盡可能帶瘤生存,通過治療延長生存時間。那有沒有可能生存超過30年呢?不能康復的晚期癌癥帶瘤生存超過30年的可能性不能說沒有,但現實中這種病例很少。某些癌癥晚期病人通過綜合治療和生活方式管理,可以帶瘤生存5年甚至10年以上,10年以上已經可以算是很不錯的,而基本上很少有帶瘤生存30年以上。但相信隨著醫學的發展,越來越多藥物研發上市,將來一定是有這個可能的。
生長發展緩慢的惰性腫瘤——不能康復,但惰性腫瘤生長緩慢。惰性腫瘤,即所謂的“懶癌”,生長發展緩慢。“懶癌”有時可以不急著治療。治療的目的無非是為了活得更長,如果治療并不能在現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延長生存時間,而暫不治療的情況下,病人能活得好好的,當然不必急著治療。不過要注意,“懶癌”的所謂不治療,要視具體病情而定。這要求醫生要有足夠的經驗,要能區分哪些情況需積極進行干預,哪些情況可以觀察暫不干預,而絕不是不管三七二十一都不進行治療。即便采取觀察等待的策略,也只是暫時的,不是說可以不管不顧,得監控它,定期隨訪復查,一旦出現新情況,有了需要治療的適應癥,那也不要猶豫,該行動的時候要行動,不要一拖再拖。不管什么癌癥,配合好進行治療、心態好、各方面做得好以及運氣好的人,同等條件下生存時間長,正所謂“一切皆有可能”。
癌癥患者跨過5年生存期做對這3件事很關鍵。癌癥通常在前兩三年復發、轉移的風險要大一些,兩三年后復發、轉移風險下降,而五年后進一步明顯下降,之后復發、轉移的很少,但這也不是說5年后百分百不會復發,仍有可能,只是概率很低罷了。接下來,需要留意下面這3件事。
繼續定期隨訪復查。不要失訪,要和醫生保持聯系,接受醫生的指導和建議。沒得過癌癥的健康人都得定期體檢,何況得過癌癥的人。除了針對所患癌癥進行針對性的復查,還要做好其他腫瘤的篩查。患過癌癥的人可能再得其他癌癥,比如得過結腸癌的人,以后也有得肺癌等的可能,這不奇怪,這是和之前那個癌癥無關的另一個癌,不是原來的癌癥復發。
繼續保持良好心態。得過癌癥的人應該更多一層人生感悟才對,放過自己,別太計較,心態平和一些,不要把自己搞得心累、壓力大。
保持良好生活方式。繼續遠離不良嗜好,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比如不吸煙、遠離二手煙等,這些都是老生常談,關鍵是做到。
沖擊療法。中西醫結合沖擊療法:在患者身體條件允許的條件下,通過口服、肌注、介入、霧化吸入、栓塞、外貼等多途徑大劑量給藥,使血液中的藥物濃度增高,迅速殺傷消滅癌細胞。
療法機理:抑制腫瘤新生血管生長,使腫瘤壞死縮小;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吞噬癌細胞;殺滅癌細胞,使腫瘤組織鈣化液化;促使癌細胞組織纖維化,阻斷轉移。
沖擊療法特色。沖擊療法就是根據病人的病情,選擇適合藥物,通過口服、靜脈點滴、動脈介入、外貼、肛門塞入、霧化吸入等多種途徑大劑量給藥,在短期內使血液藥物濃度迅速增加,以達到治療目的。這種療法具有時間短、無痛苦、見效快等特點。
沖擊療法的作用機理:
(1)使癌細胞壞死,使癌組織鈣化或液化;
(2)提高機體免疫功能,促進吞噬癌細胞;
(3)促使癌細胞組織纖維化,阻斷轉移;
(4)抑制腫瘤新生血管生長,使腫瘤縮小或壞死;
(5)誘導癌細胞進一步分化為正常細胞。
沖擊療法適用于治療多種腫瘤。但有惡心、嘔吐或大出血癥狀嚴重、體質極度虛弱者不宜采用沖擊療法。可先采用扶正治療,等身體恢復到一定程度后,再由小劑量逐步加量的方法進行治療,達到沖擊療法的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