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鐘表制造商的收入普遍下降,中國市場既是希望,也是威脅。
瑞士手表行業在2020年遭受的損失已逐漸變得更加清晰。
瑞士手表品牌弗雷德里克·康斯坦特·康斯登最近對路透社說,該公司2020年的收入下降預計在25%左右,這正是它希望達到的目標。
弗雷德里克·康斯坦特首席執行官尼爾斯·埃格丁(NielsEggerding)表示,4月份,該公司收入同比下降80%,5月份下降約50%,6月份幾乎恢復正常,而收入在7月和8月再次下降,9月份最終恢復正常。
自新冠肺炎爆發以來,大多數瑞士手表品牌都受到實體商店被迫關閉的沉重打擊,因為手表品牌的電子商務業務進展緩慢,取決于海外游客的消費。
瑞士手表巨頭斯沃琪集團此前公布了2020年上半年的財務數據,根據2020年上半年的財務數據,該集團的銷售額同比下降46.1%,至21.97億瑞士法郎(合人民幣162.08億元),凈虧損3.08億瑞士法郎(合22.72億元人民幣)。這是斯沃琪集團第一次報告半年虧損。
擁有卡地亞·卡地亞(Cartier Cartier)、厄爾·皮亞杰(Earl Piaget)和IWC等品牌的歷峰集團(Richemont Group)在新財年的第一季度也遭受重創,銷售額同比下降47%,至19.33億歐元(合人民幣153.4億元)。
目前不景氣的行業形勢使一些公司準備好"自我推銷"。
Acrotec是一家為勞力士(Rolex)和百達翡翠(Patek Emerald)等鐘表制造商提供零部件的公司,該公司10月初對路透社表示,該公司將以9.5億瑞士法郎(合70.1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出售。
資料來源:Acrotec
根據Acrotec 8月份披露的數據,2020年上半年手表和珠寶部門的銷售額同比下降11%。
中國市場幾乎是瑞士手表行業現階段唯一的希望。
瑞士鐘表工業聯合會9月份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8月,瑞士手表出口同比下降11.9%,至13.44億瑞士法郎(合人民幣99.12億元),而中國內地市場的出口同比增長44.9%,成為瑞士手表在全球銷售增長的唯一市場。中國內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瑞士手表市場,占總收入的15.7%,超過美國市場的12.7%。
與此同時,中國是瑞士手表行業的最新威脅。因為中國制造的手表正在崛起。
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采訪時,總部位于香港、以中國文化為基礎的新品牌Atelierwen efilevin的創始人羅賓·塔倫迪埃(RobinTallendier)表示,一些中國消費者對西方品牌越來越厭倦。"英國"金融時報"創始人羅賓·塔倫迪埃(RobinTallendier)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采訪時表示:"日益增長的本土自豪感和日益增長的國內商品消費,將有助于中國打造一些具有本土特色的高端奢侈品牌。
中國鐘表協會主席張宏光還表示,進口手表的附加值主要在于品牌,而消費者對這些手表的追求是一種不成熟的消費行為,他相信合理的消費行為將成為未來的主流。
然而,中國制造的手表要想獲得更大的市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塔倫迪埃承認,現階段很難在中國找到消費者。2018年該品牌創立后,他賣出了大約600只手表,而大多數買家都不是中國人。
中國消費者仍然渴望西方制造的手表,但‘中國制造’也逐漸能夠在市場上站穩腳跟。"塔倫迪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