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滬聯手解決水稻肥藥“減量難”
浙江農業科學院了解到,為解決水稻減肥除害問題,近五年來,該院與上海農業科學院聯合開發和改進了 8 項水稻減肥藥單技術和 3 套集肥減藥技術模式,在浙江和上海建立了 45 個核心示范區和 15 個 500 畝水稻減肥示范區,面積 200 多萬畝。
據了解,"長江中下游水稻肥料和農藥減肥增效技術綜合研究示范" 是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在 "十三五" 期間主持的國家重點研究開發項目,共承擔三個項目。
其中,"浙滬兩市水稻肥料與農藥減肥增效技術集成示范" 課題針對浙滬水稻田化肥農藥利用技術和產品儲備不足、農民應用困難、技術推廣模式滯后的現狀,突破了化肥和農藥減肥增效的單一技術瓶頸,進行了化肥與農藥減毒增效技術的綜合研究,形成了 8 項水稻減肥藥單施技術。
同時,本課題整合了適合本地區不同生態區和不同水稻種植模式的三套綜合減肥增效技術模式,創新了肥料減毒增效技術推廣模式,并進行了示范推廣,并在浙江曲江諸暨示范縣實施了全縣制促進化肥減毒。
據浙江農業科學院有關專家估計,通過綜合施用抗性水稻品種、輕、簡易施用緩釋肥料、生態防治病蟲害、高效、準確地施用農藥,化肥用量減少 20% 左右,農藥減少 30% 以上,平均增產 3.8%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