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社+勞動保障監察”監管服務平臺正式啟動
11月2日,在銀川國際智能城市博覽會上,銀川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與中國經濟信息社會簽署了框架合作協議,雙方就銀川市"智能人會+勞動保障監督"監管服務平臺的共同建設和運營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并正式啟動項目建設。
銀川市人才社會+勞動保障監督服務平臺是銀川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與中國經濟信息社會共同開發的"互聯網+政府服務+信用監管"智能管理服務項目。本文的目的是利用大數據收集和統計分析技術,建立企業和職工就業行為的全領域信用信息圖譜,通過動態預警和分級分級監督,提高人們社會部門的勞動保障監督能力,擴大大數據在勞動關系、社會保障支付、就業招聘、就業和創業等方面的應用范圍,提高銀川市智慧社會的監督和服務水平。
平臺計劃分為三期,一期治理建筑領域農民工欠薪問題,目的是建立根治全市欠薪的長效機制;第二階段是對欠薪,欠保,合同違約等全領域勞動保障違法違規問題進行治理,建立全市勞動保障監察信用監管監察體系;而三期則以人力資源服務為重點,建立起覆蓋全市便民的智慧社區高效服務體系。其中,一期和二期的平臺功能是以勞動實名制管理為基礎,以專戶管理和發行銀行為保障,以信用動態評價和監管為核心,通過落實用工單位和勞動者信息,實名制考勤制度,專戶資金存入,工資保證金存儲,工資銀行支付等消除欠薪制度。,被納入政府部門實時動態監管。準確實現勞動保障違法行為在事前預防,事中監控,事后處置。"。
銀川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張正彪說,銀川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將結合中國經濟信息社會,運用國務院"農民工工資保障條例"的政策要求,加快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和"互聯網+監督"工作。在銀川市,我們將探索政府、銀行和企業合作的市場化運作和社會化管理的創新案例,有效地加強智者社會為人民生活服務的措施和手段。
中國經濟信息社寧夏中心總經理吳勇表示,作為新華社直屬機構,中國經濟信息社承擔著"新華財經","新華信用"等多個國家級信息服務平臺的建設任務,在互聯網項目建設和運營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今年8月,中國經濟信息社成功中標國家政務服務平臺和"互聯網+監管"系統運維服務采購項目,為兩個國家級平臺提供運維服務。此次,銀川市人社局將充分利用新華社國家高端智庫的研究能力,為銀川高效應用創新服務政府民生工作提供綜合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