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貸款有望告別野蠻增長
為規范小額貸款公司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統一監管操作規則,中國銀保監會會同中國人民銀行等部門起草了《小額貸款公司管理暫行辦法》,并公開征求意見公眾。其中,明確網絡小額貸款業務應主要在登記地省級行政區域內開展,未經銀監會批準,不得跨省級行政區域開展網絡小額貸款業務;小額貸款公司應與借款人明確約定貸款用途,并按合同約定監控貸款用途。
日前,中國銀保監會、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網上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明確了監管機構,并對風險控制體系作出了詳細規范,小額網上貸款公司在經營過程中存在單賬戶上限、信息披露等問題,并明確了跨省開展業務和合資經營的限制條件,一批貸款貢獻率不低于30%的紅線加強了對金融消費者的保護。
草案有關規定有哪些亮點?會有什么影響?圍繞這些焦點問題,記者采訪了相關專業人士。
草案明確了網上小額貸款業務的定義和監管制度,明確小額貸款公司經營網絡小額貸款業務應當依法經監管部門批準,網絡小額貸款業務主要在省級行政區域內開展注冊地所在地區,未經銀監會批準,不得跨省行政區域開展網絡小額貸款業務。
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曉瑞認為,只有符合條件的,才能以文件形式獲得網上小額貸款的正式牌照身份。將未經許可的網絡小額貸款納入非法金融活動范圍,有利于進一步規范網絡貸款業務。
根據網絡小額貸款業務應主要在登記地所屬省級行政區域開展的規定,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為,近年來,網絡小額貸款業務規模擴張過快。一方面,通過跨省經營突破區域限制,業務迅速向全國拓展;另一方面,通過多種方式整合資金,突破融資杠桿約束,大幅提高杠桿倍數。特別是一些互聯網公司通過小額貸款公司進行網絡貸款,野蠻進入信用領域,粗放經營管理,侵害了消費者權益,也影響了金融穩定。因此,新規定是非常必要的。
門檻逐步提高
針對網絡小額貸款業務存在的問題,《征求意見稿》在多方面進行了規范。董希淼說:一是強調網絡小額貸款業務主要在省內經營,很少有經過審批才能跨省經營,審批權限下放給銀監會;二是網絡小額貸款業務要遵循小額、分散的原則,有個人貸款不超過30萬元,且為近三年平均年收入的三分之一,機構貸款原則上不超過100家;第三,要限制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的聯合貸款,小額貸款公司的出資比例不低于30%,制約了小額貸款公司通過聯合貸款快速擴張;四是提高網絡小額貸款資本金門檻,經營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的小額貸款公司注冊資本金不低于10億元,且為一次性實收貨幣資金。
零一研究院院長余百成認為,市場對提高網上小額貸款門檻非常關注。”比如,在注冊資本方面,草案要求全省經營的小額網上貸款注冊資本起征點為10億元。跨省級行政區域經營的網絡小額貸款公司,注冊資本不低于50億元,且全部以貨幣資金一次到位。按照這個標準,大部分小額網貸公司很難達標。小額網上貸款公司申請全國性業務難度較大,需經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批準。”
并明確規定,一個人在過去三年中,個人個人年平均貸款余額不得超過30萬元,且該筆貸款在自然人一年中的最高余額不得超過30萬元;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及其關聯方的單筆網上小額貸款余額原則上不超過1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