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類院校新文科要如何建設:構建大學科視野、教師是關鍵
日前,由教育部新文科建設工作小組主辦的新文科建設工作會議在山東省召開,會上正式發布了《新文科建設宣言》,對新文科建設作出全面部署。繼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等 13 個部門正式啟動 "六優一頂" 計劃 2 之后。0,呼吁全面推進新文科建設,部分高校積極開展新文科建設,相關舉措逐步落地。作為一所以審計為特色,服務于國家經濟監督和國家治理的財經類高校,南京審計學院是如何開展新文科建設的?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
新的文科需要構建 "大學科" 的愿景。
在我看來,智力是會計發展的必然趨勢。智能會計并不是放棄傳統的會計,甚至是智能化的過程,將要求我們對會計專業知識有一個更深的認識。曾主修 2019 年智能會計學專業的朱新巖,在得知學校設立了會計(智能會計的方向)后,于今年早些時候向學校申請換專業。
作為南京審計大學會計(智能會計方向)的第一批 "新人",朱新巖不僅要系統地掌握財務會計的理論知識,還要學習大數據分析技術和 IT 技術來分析復雜的財務大數據。" 與會計相比,智能會計增加了大量的計算機相關課程,如 Python、SQLSERVER 數據庫等,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挑戰。
新文科的‘新’體現在對新背景和新環境變化的回應上,信息技術的整合是本課題的應有意義。" 南京審計大學校長劉萬紅告訴記者,南學在現有主導學科的基礎上,推動了云計算、大數據、具有品牌特色的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嫁接,建立了大數據審計、智能會計、金融科技,并利用新技術重新發現和分析了金融問題,真正實現了文科一體化。
為適應社會發展對復合型財經人才的需求,南方審計還將工程審計、法務會計、計算機審計等專業方向結合起來,從多個領域進行全面交叉研究,培養跨學科復合型人才,為南方審計的每一位學生樹立了深刻的 "審計品牌"。
據報道,2008 年,南方審計依托豐富的會計、審計、法律專業資源,率先在江蘇省建立法務會計。12 年來,法務會計專業畢業生就業率逐年保持在 97% 以上,2300 多名畢業生被送到全國人大、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單位,其中一些人在世界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工作。
新的文科能否建設好,教師是關鍵
在南方審判中,有一位神奇的會計連續十年被選為 "我最喜歡的老師"。他在自己的學科上受到了很深的訓練,在一份真正的教學計劃中寫了出來,課堂上有很好的材料,而且對人太努力了。各種專業獎項和學生評價獎都很軟。他就是盧國平,一位名叫魯叔的會計教師。
每年寒暑假,盧國平都會根據教學中發現的不足和課程內容的最新變化,對下學期的課件進行全面而認真的修改。" 如果會計信息不真實,可能會導致投資者和債權人作出錯誤的決定,根本就沒有粗心大意的余地。
知功 "是南方審計學派的座右銘之一,南方審計教師的" 志工 " 精神不僅體現在人才培養上,而且還體現在為國家審計和聯合國審計服務的實踐項目中。多年來,南方審計積極選拔審計第一線骨干教師,全程參與國家審計實踐項目,王匯金、陳俊、李肇東等專家參與了審計項目的科學研究,主動為國家治理服務,并將經驗成果應用于人才培養。
香港作為最年輕的 80 年代后審計主任和南方審計教授,是統計學方面的頂尖大師。他認為,一位稱職的文科新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而且要傳達社會的新趨勢,培養實踐能力。"例如,在" 應用隨機過程 " 的過程中,希望學生掌握了數據后,可以使用一個簡單的模型進行驗證工作,并將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定量投資、保險精算師、實際工程管理等領域。
據統計,南方審計署有專職教師 1140 人,其中教授 184 人,副教授 375 人,醫生 644 人(占專職教師的 56.5%),師生比例為 15.28%,教育部有專任教授 3 人,講座教授 4 人,逐步形成了一支適應新文科建設需要的高層次教師隊伍。
教學改革是新文科建設的主要方向
在南方審計中,有這樣一個 "會計",在線中國大學 MOOC(Mu 類)僅 13 周,近 4 萬人選修課程。該課程被江蘇省教育廳選定為 10 個典型案例之一,提交教育部負責課程思想政治。為什么一門高層次、難理解的專業課程如此受歡迎?
我更喜歡這種教學方法,而不是一張紙,比如一個導游案例或一篇講稿,一個課程組合,網絡直播,QQ 群回答和互動。"2019 年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審計指導)學生顧家軍告訴記者," 會計 " 不僅在教學方法上取得了突破,而且在教學內容上也進行了創新。教師以當前財經熱點案例為切入點,將誠實、值得信賴、愛國和其他思想政治因素融入課堂,以最流行的語言講授枯燥而困難的專業知識,我們可以理解和喜歡聽這些知識。
他說:"除了第一間課堂外,南方審計署亦十分重視實踐教學。南京審計大學自 2016 年實施審計碩士學位以來,通過" 集中統一安排 ",在研究生錄取后的第二學期實施了為期 6 個月的實踐教育,與一線審計人員共同工作和生活。" 通過與審計機構的深入合作,審計實踐教育可以深入到審計碩士培訓的全過程。" 南京審計大學政府審計學院黨支部書記朱遵宏說,實習期間,所有學生都能充分參與至少一個項目,其中約 13% 的學生完全參與了三個項目。
高校建設的基礎在于人的建立。新的文科建設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和方法分析和解決中國社會面臨的各種問題,以培養 "全面發展的人" 為核心,構建以道德為第一、全面發展的當代大學生素質體系。以此為目標,大力加強道德教育,促進學科與專業的交叉整合,融入最新的科學技術,培養出負責民族復興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南京審計大學黨委書記嚴偉龍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