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路資金進入, 重大區域戰略獲金融政策力挺
加強對先進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支持,探索區域聯合信貸、多元化融資服務等配套措施
該國的主要區域發展戰略帶來了更多的財政政策支持。近年來,廣東、香港、澳門、北京、天津、河北等多個重點地區繼續受益于金融政策。他們探索了區域聯合信貸、多元化融資支持和高水平跨境金融服務,為區域產業的轉型和發展、基礎設施連通性和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提供了動力。據記者介紹,支持區域重大發展的金融政策將繼續出臺。其中,本地及外幣綜合跨境資金池業務預計會在粵港澳大灣區及其他地方試行,以進一步促進區內跨境資金流動,并形成一個高標準的開放試驗場。
最近,中國銀監會副主席黃宏在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發展論壇上表示,為了鞏固和進一步增強大灣區的創新優勢,銀監會將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先進制造業和新興產業(如新顯示器、新一代通信技術、5G、移動互聯網、生物醫藥等)的金融支持。" 支持銀行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鼓勵保險機構創新和發展科技保險,支持保險資金投向科技企業風險投資基金,不斷拓寬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融資渠道。
目前,一些重點地區正著力于制造業的轉型和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重點地區的擴張,加大創新支持力度。例如,廣州在制定 2020 年的主要發展目標時,提出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增加值提高到該地區國內生產總值的 25% 左右。此外,長三角 16 家領先的量子信息技術和通信企業簽署了建設長三角量子通信科技創新中心和產業集群高地的協議。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我國區域發展戰略的穩步推進,區域產業轉型升級提出了多元化的融資需求。中國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劉連戈撰文指出,重點區域新興產業的發展轉型,對我國現有以銀行信貸為主的融資結構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間接融資渠道對新興產業的理解,認知和支持有待提高,單一信貸產品供給難以滿足多元化融資需求。另一方面,新興產業發展強調技術創新,技術創新往往具有高風險和不確定性,需要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提供有針對性的金融服務。
在多元化融資支持方面,上海證券交易所資本市場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基地最近正式投入運作。據報道,該基地致力于更好地推動企業在灣區上市,發行固定收益產品,響應粵港澳高科技企業和戰略性新興工業企業的需要,促進大灣地區克莊金融生態的形成,促進粵港澳產業轉型升級。
同時,根據區域發展戰略部署,重點地區將加強交通、信息等基礎設施領域的綜合布局,刺激對金融服務的大規模和差異化需求,如到 2025 年長三角地區 5G 建設的統一布局,長江三角洲 5G 網絡覆蓋率達到 80% 等,目前基于信貸和地方商業銀行分行的融資模式將難以滿足區域基礎設施的融資需求,迫切需要整合區域金融資源,提高金融機構的融資支持能力。
在這方面,各地區都在努力探索區域聯合信貸機制。北京將探索在京津冀自由貿易區建立聯合信用機制,完善京津冀一體化信用體系。
四川和重慶財政局簽署了 "成都、重慶雙城經濟圈建設合作諒解備忘錄",幫助建立西部金融中心,探索建立聯合信貸機制,支持成都和重慶銀行向雙城經濟圈范圍內的企業提供信貸和貸款。此前發布的 " 關于深化實施長三角生態綠色綜合開發示范區金融支持政策,推動首個跨區域聯合信貸試點,根據企業融資的實際需要組織和批準總信貸額度,實現信貸資源的跨區域配置。
他說:" 金融機構紛紛涌入,繼續增加重點地區的布局。交通銀行最近發布了 2020 年第三季度報告,據三角省長稱,粵港澳大灣區、北京、天津和河北三大地區客戶貸款比去年底增加了 2823.52 億元,占集團新增貸款的 55%。農業銀行表示,多年來,農業銀行對粵港澳大灣區的信貸發放增長率一直高于全行的平均增長率,灣區的 1340 個項目已納入主要的管理項目銀行,新經濟的主要客戶已納入名單分配差異化政策,給予重點支持。
推動高水平開放是區域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對跨境金融服務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近日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人民銀行和外匯局正在進一步完善本外幣跨境資金池試點業務方案,以便利跨境資金流動。待方案成熟后,準備在粵港澳大灣區試點。數據顯示,跨境人民幣結算正不斷支持粵港澳實體經濟相關涉外業務的穩步發展。截至 8 月底,粵港澳跨境人民幣結算累計超過 16 萬億元,人民幣已成為粵港澳跨境收支的第二大結算貨幣。"。
金融附加 "的主要區域戰略對促進我國高質量的經濟發展非常重要,有利于區域間金融要素的順暢流動,提高資源的空間配置效率,進一步開放國內循環,促進雙周期模式的構建和完善。"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范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