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五已經到位了:嫦五馬上就要奔月采樣返回
長征五號遠程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 "在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域組裝試驗后,被垂直轉移到發射區,并定于十一月底發射。嫦娥五號的目標是獲取月球樣品并返回地球。作為中國的第一次月球取樣和返回任務," 繞軌、墜落和返回 " 的三步發展戰略將在月球探測項目的重大科技項目中成功完成。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于 9 月下旬從遠望號運輸船隊安全運抵海南文昌清瀾港,通過公路運輸方式運抵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此后,按照試射流程,火箭完成了總裝,測試等各項準備工作。17 日上午,主動發射平臺駛出發射場垂直測試廠房,平穩運行約 2 小時后,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安全轉運至一號發射場。1 個發射站。隨后,在完成火箭功能檢查和聯試,確認最終狀態后,火箭將按程序注入推進劑發射。此次任務是長征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的第二次應用性發射,此前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 "天問一號" 已成功發射。
2004 年,我國實施了月球探測項目,確定了 "周而復始" 的三步戰略規劃。從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任務的成功實施,成功地完成了三步走戰略的前兩步。嫦娥五號任務是中國月球探測項目的第六項任務。它旨在實現月球表面的自動采樣和回歸,深化月球起源和演化歷史的科學研究。它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為止最復雜、最困難的任務之一。它將為月球和行星探測等后續任務的人才、技術、科學和工程奠定基礎。這也是繼人造地球衛星和載人航天成功后中國航天工業發展的又一個里程碑。
20 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和前蘇聯相繼實現了載人和無人月球樣品的歸還,嫦娥五號任務將通過在預定著陸區進行取樣、月球科學探索和后期對月球樣品的綜合分析,在月球形成過程和地質演化過程中獲得新的科學認識。
北方青年報 "記者指出,最高的國際科學期刊" 自然 "11 月 5 日表示,中國將在不久的將來發射嫦娥五號宇宙飛船,在月球前部未被探測的區域收集塵埃和碎片,挖掘約 2 公斤的表面物質,并通過返回裝置將其帶回地球。本文認為,嫦娥 5 號采集的樣品可以填補科學家對月球火山活動認識上的一個重要空白。此前在美國和前蘇聯登月任務中獲得的巖石表明,35 億年前月球上的火山活動達到頂峰,然后減弱并停止。但對月球表面的觀測表明,某些地區可能含有 10 億至 20 億年前形成的火山熔巖。如果嫦娥五號的樣本證實月球在此期間仍然活躍,它將改寫月球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