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負利率主權債務被國際投資者搶購
據財政部網站消息,11月1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成功發行40億歐元主權債券。
5年期7.5億歐元,發行收益率-0.152%;10年期20億歐元,發行收益率0.318%;15年期12.5億歐元,發行收益率0.664%。
本次債券發行是財政部2019年重啟歐元主權債券發行以來連續第二年發行,并實現了中國海外主權債券發行收益率最低的水平。其中,5年期以溢價發行,票面利率為0%,實現了首個負利率。
國際投資者爭相買入,本次發行采取“三地上市、二地托管”的模式。它在倫敦證券交易所、盧森堡證券交易所和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同時,為了支持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首次在香港中央結算系統(CMU)中委托和清算了5年的歐洲主權債券,有效地促進了香港金融基礎設施的建設。此外,國際評級公司也給予了信用評級。
簿記方面,國際投資者積極認購,訂單規模達到發行量的4.5倍。投資者群體豐富,涵蓋央行、主權基金、超級主權類、養老金、資產管理和銀行等,歐洲投資者最終投資比例高達72%,體現了國際資本市場投資者對中國經濟平穩向好的信心。
本次發行進一步完善了歐元主權債券收益率曲線,鞏固了中資歐元債券境外發行基準。歐元主權債券的成功發行,體現了中國在更高水平上對外開放的決心和信心。它順應了經濟金融全球化的趨勢,將進一步深化中國與國際資本市場的融合和與國際投資者的合作。
此前,財政部于巴黎時間2019年11月5日發行了首批歐元主權債券,規模為40億歐元。其中,7年期20億歐元,發行利率0.197%;12年期10億歐元,發行利率0.618%;20年期10億歐元,發行利率1.078%。投資者認購總額超過200億歐元,是發行金額的5倍。57%的資金來自歐洲,43%來自歐洲以外。除了歐元債券外,財政部還分別于2019年11月26日和2020年10月14日分別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發行了120億美元的主權債券。
負利率籠罩歐洲
去年,負利率席卷歐洲,德國首次發行30年期零利率國債,瑞典整個收益率曲線“沉入”零水平以下。今年以來,除3月份全球恐慌導致收益率短期上升外,歐洲國家債券收益率大部分時間維持在歷史低位,尤其是德國和法國,債券收益率曲線繼續低于零。
9月以來,受歐洲第二次疫情影響,市場避險情緒上升,歐元區國家國債收益率再次下跌。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宣長能近日表示,超寬松政策加劇了負利率,對全球金融市場影響深遠。主要央行應對疫情的超寬松貨幣政策對緩解流動性壓力、穩定宏觀經濟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不可避免地進一步加劇了全球低利率、負利率的金融市場環境。從債券收益率來看,全球負利率債券規模已超過16萬億美元,占全球政府債券的25%。一些傳統高風險債券的收益率也跌至歷史低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