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公再次失荊州:貪大求高的文旅發展模式應該進行告別了
湖北省荊州市龐大的關公塑像工程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爭議,最近聽到了新的消息。根據當地政府部門的公告,"組織了規劃、建筑、雕塑、文化保險等方面的權威專家,咨詢論證關公塑像搬遷選址方案,并根據地域空間規劃、城市歷史環境、自然環境、旅游開發規劃等,依法制定搬遷規劃。" 從建設竣工到計劃搬遷,造成的損失是可嘆的,這也是對大型塑像建設背后文化旅游發展模式的警醒,這是 "貪婪的高" 和簡單而殘忍地創建 " 文化地標。
在此之前,住房和城鄉發展部與有關部門一起對關公塑像工程進行了調查。調查發現,湖北省荊州市古城歷史城區內修建的巨型關公塑像高達 57.3 米,違反了經批準的 "荊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破壞了古城的風貌和歷史風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強調,要加強監督,完善制度,及時干預和糾正新出現的問題,堅決制止 "文化地標" 等形象工程和成果工程的肆意建設。
過度建設的現象類似于 "對高等教育的貪婪",這種現象并非孤立的。貴州省獨山縣玉山鎮靜心谷風景區水系建筑高達 99.9 米,投資高達 2.56 億元。住房與城鄉建設部承認存在著脫離現實、過度建設 "文化地標"、破壞自然景觀等問題。對媒體的梳理還顯示,近年來,巨型雕像的建造時有發生:2004 年,廣東肇慶將軍山非法修建了巨型關公雕像,2009 年,該雕像被群眾報道,并于 2010 年被拆除。2012 年,廣西柳州想要建造全國最高的柳宗元銅像。該項目于 2013 年停止工作,并于 2014 年開始拆除。
我們已經從過去學到了東西,但我們仍然忽視現實,經常花很多錢建造巨大的雕像,簡單而殘忍地創造出 "文化地標",反映出文化旅游迅速成功和迅速受益的心態,以及建立形象項目的沖動。"巨型雕塑的建設關系到城市的形象,關系到是否建設,如何建造,建筑的類型,要有切實的法律法規,以及科學合理的決策過程。盲目隨波逐流或" 拍頭 ",注定無法承載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長遠期望。
對高等教育的貪婪 " 的建設不應被放任自流。以巨大的關公塑像工程為例,其中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該雕塑的建設者于 2014 年向荊州住宅建筑部門和規劃部門提交了建筑許可證和規劃許可申請,但申請內容僅涉及雕像的基座部分,關公雕像實際上沒有辦理任何審批手續。然而,從 2014 年申請到 2016 年完工,再到 2020 年,規劃、施工和審批方面的監管問題應該得到反映。
文化建設 "是一部" 繡花作品 ",也要用心去做,否則很難打動觀眾。地方文化旅游的發展應以人文關懷、長遠眼光、快速成功和快速工作為思路。有關規劃設計要堅持實事求是,順應城市歷史環境,有關論證要嚴謹謹慎,有關監督要堅決有力。為了有長期的意識,我們不應該把讓" 砸錢 " 來制造大型建筑塑像,造成人們的工作和財富,當作一種政治成就。
過去幾年,關公失去了荊州,人們大多歸咎于 "粗心大意";如今,當地文化和旅游的發展,貪圖高、簡、粗的模式,如果武斷、肆意的行為,注定要 "再次失去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