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云計算產業規模不斷擴大,預計2022年將超過2700億美元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軟評價中心云計算研究部主任楊麗云二十九號在北京第二屆小程序云發展技術峰會上說,云計算已經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全球云計算市場正在擴大和多樣化,預測到2022年全球云計算市場將超過2700億美元。
(Nist)將云計算定義為一種按使用付費模式,它提供可用、方便、隨需應變的網絡訪問和可配置計算資源共享池(資源包括網絡、服務器、存儲、應用程序、服務),這些資源可以在管理工作很少的情況下迅速提供?;蛘吆苌倥c服務提供商進行交互。
根據部署方式,云計算可分為私有云、公共云和混合云。根據服務模式,云計算可分為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PaaS(平臺即服務)和SaaS(軟件即服務)。
行業研究公司高德納(Gartner)表示,以IaaS、PaaS和SaaS為代表的公共云市場在2019年達到1363億美元,增長23.01%,預計2022年將超過2700億美元。
專家表示,數字經濟將引領未來中國云計算產業的快速發展。中國經濟迎來了智能化改造和升級的關鍵時期。以云計算、人工智能和5G為代表的新興技術正逐步成熟,日益整合和發展,為傳統企業的智能化改造和升級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支持。
騰訊云發布的數據顯示,云開發注冊用戶560000人,服務開發者100多萬人,日均通話7億多人。這意味著云開發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無服務器開發平臺。
騰訊云副總裁劉瑛指出,過去一年的實際數據表明,在云開發的幫助下,應用程序開發的人力成本可以減少50%,使用云資源的成本可以減少30%。
楊麗云說,一方面,新的基礎設施時代要求云計算在未來有更多的新模式、新業務類型和新服務,實現上下游供應鏈的高效對接,對云計算的海量數據承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靈活性、計算能力、部署模式等。另一方面,后流行時代也給云計算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在同一天的峰會上,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與騰訊云等多家工業企業聯合推出了"信息技術云計算發展通用技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