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地進入"沒有人的土地"科技創新
最近,中國的科技創新得到了廣泛的報道。首先,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開啟了中國對地外物體的第一次取樣和回收之旅;然后,"奮進號"全海載人潛水器成功地完成了1萬米海試并成功返回,表明中國有能力進入世界最深處進行科學探索和研究,中國在海洋高技術領域的綜合實力已上升到下一個水平。天下第一海,珠海余英,堅定不移地走自主創新之路,寫下了一個強有力的注腳。
習近平總書記在科技研討會上指出,當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需要更多的科技解決方案,都需要加強創新的第一推動力;同時,面對激烈的國際競爭,在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的背景下,我們必須走出適合國情的創新道路,特別是要把原有的創新能力提高到更突出的位置,爭取實現更多的"0到1"突破。
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實現從0到1的更多突破,需要廣大科技工作者以嚴謹科學的態度和自力更生的勇氣,勇攀科技高峰,闖創新‘無人區’。"奮進"號完成里程碑式海試任務的背后,是研制團隊踐行"嚴謹求實,團結協作,埋頭苦干,勇攀高峰"的精神,多年攻關,攻克了控制,浮力材料,水聲通信等一系列世界性難題。
創新從來都是布滿荊棘的,原始創新難度更大。保護科技工作者不闖進‘無人區’,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氛圍非常重要。有關部門也要繼續深化改革,不斷優化創新生態,更好激發科技創新活力。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深入推進科技體制改革,極大地調動了廣大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改革沒有窮期,困難需要突破。
世界上不尋常的風景,往往在危險和偏遠,難以到達的地方,只有意志堅強的人才能到達。"同樣,進入科技創新的"無人之地"也注定是一條容易的道路。一分鐘的辛勤勞動,一分鐘的收獲,就不會有一滴汗水在去科研的路上流得白費。預計將有越來越多的科技工作者走向科技創新的"無人區",樹立"肯做善事"的自豪感和決心,找到正確的目標,努力克服關鍵問題,在建設科技強國的道路上開拓更廣闊的世界和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