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貧困,攻擊關鍵的財政資金,啃掉"硬骨頭"
財政部副部長程麗華在12月2日的記者招待會上表示,他支持戰勝貧困、戰勝貧困,并繼續加大財政投入。2016年至2020年,中央連續五年增加200億元專項扶貧資金,2020年達到1461億元。今年一次性劃撥綜合財政補貼資金300億元,用于支持和彌補戰區扶貧工作的不足。
有關部門人士表示,2020年是脫貧之年,財政資金將準確地咬下"硬骨頭",并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和洪澇災害的挑戰,出臺了多項有針對性的政策,防止"疫情"重陷貧困,今后還將努力建立和完善鞏固扶貧成果的長期機制。
把錢花在刀刃上
鄭麗華說,2018年到2020年,共安排了280億元的增量資金來支持"三個區、三個州"和其他貧困地區,為克服貧困的最后堡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到2019年年底,52個縣和2707個村莊尚未脫貧。為了攻克這些最困難的"骨頭",中央政府在資金分配上對這些地區提供了傾斜的支持,到2020年特別撥款417億元。同時,要建立定期的調度分析機制,督促各地加快支出進度,確保把資金全部及時撥付到所列戰地縣,把錢花在刀刃上。
2020年光伏扶貧發電收益的80%將用于公益性崗位,1。2700萬貧困人口實現在家門口就業。程麗華說,在克服疫情影響方面,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及時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穩定貧困戶收入,防止因"疫情"致貧。40億元專項扶貧資金支持湖北等7省。通過一次性生產補貼,貸款貼息扶持,臨時崗位補貼等,促進貧困戶就業。25個省份3400萬貧困農民工,超過去年農民工總量。此外,要加大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產業扶貧項目的產,儲,運,銷扶持力度,解決農產品"賣難"問題。"
國家稅務總局政策部部長王世宇說,從增值稅發票數據來看,今年1-10月,832個貧困縣的銷售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3.3%,充分體現了在新冠肺炎今年疫情的特殊背景下,貧困地區的經濟復蘇和發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