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1.2億人得益于 南水北調:“數”說6年調水的變化
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迎來全面供水 6 周年。在過去的六年里,這個項目調了多少水?水質怎么樣?有多少人受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如何?就此,記者走訪了工程沿線多處工地,同時從水利部南水北調司了解到。
6 年來,東線工程累計調水 394 億立方米。東線工程從揚州市江都水利樞紐工程出發,利用世界上最大的泵站群,將長江水“提”北上,東流膠東,北上天津,惠及千家萬戶。中線工程將丹江口水庫陶岔渠首閘引水入渠,“上天堂”過渡渠和“入地”橫穿黃河、長江,千水奔騰,滋潤河南、河北、天津、北京。
六年來,東中線一期工程累計調水 394 億立方米。其中,東線工程向山東等地調水 46 億立方米,中線工程向河南、河北、天津、北京調水 348 億立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五六月份,中線一期工程首次以 420 立方米每秒的最大流量供水,驗證了工程大流量輸水能力;2019 年至 2020 年,對河南、河北、天津、北京的供水量將達到 8.62 億立方米,超過總體規劃提出的 85.4 億立方米的年平均規劃供水量,標志著中線一期工程運行 6 年后將有效。
中線水質優于Ⅱ類水質,東線全部達到Ⅲ類,東線工程主要利用京杭大運河和沿線湖泊蓄水輸水。起初,這些湖泊和河流的水污染非常嚴重,有人擔心“污水北調”。經過各項污染治理,東線水質達到Ⅲ類,其中,素有“醬油湖”之稱的南四湖也由劣Ⅴ類上升到Ⅲ類,實現了“北清水渠”工程。中線水源地丹江口水庫 95% 水質達到一級水,干線水質多年優于二級標準。
東中線一期工程安全運行直接受益群眾 1.2 億多人,這與沿線群眾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6 年來?!薄澳纤币殉蔀檠鼐€多個城市的主要水源地,受水區 1.2 億多人直接受益。
其中,東線工程受益約 5800 萬人,中線工程受益 6900 萬人。例如,在北京中心城區,一杯自來水 70% 來自“南水”。同時,“南水”流入北京的“大水箱”——密云水庫,這大大增加了其蓄水能力。
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以來,已實施生態用水 52 億立方米以上,有效恢復了沿線江河湖泊生態,實現了社會經濟健康發展。
東線工程生態供水 2.8 億立方米。南四湖、東平湖、微山湖等多個江河湖泊的自然生態明顯恢復,泉城濟南的泉水可以繼續涌出。
中線工程將為受水區 47 條河流提供 49.6 億立方米的生態用水。滹沱河、阜陽河、南巨馬河“喝”回“南水”,恢復生機;華北地區地下水位下降趨勢得到有效遏制,部分地區止跌回升。
“南水”來之不易,“南水”彌足珍貴。首先,南水北調工程要更好地發揮節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