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科研團隊揭示了新型冠狀病毒從水貂傳播到人類的機制
目前,歐美發生了一例水貂傳播新型冠狀病毒的案例,已捕殺了近2000萬只水貂。那么水貂是如何向人類傳播新型冠狀病毒的呢?最近,國家科學評論在網上發表了一篇由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牽頭的研究論文,"新型冠狀病毒在明克斯的復制、致病性和傳播能力的研究"解釋了新型冠狀病毒向人類傳播的機理。
研究人員利用從人類鼻腔分離出的新冠狀病毒株感染水貂,發現這種病毒可以在水貂的鼻腔和肺部高度復制,并對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水貂上下呼吸道造成類似的病理損害,包括肺血栓。更重要的是,他們發現新的軟木塞病毒可以通過飛沫有效地從水貂傳播到水貂。
進一步證明重組SARS-CoV-2S蛋白疫苗能夠成功地預防水貂肺損傷。本研究認為水貂是模擬人類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最佳動物模型。此外,研究人員還利用新的冠狀病毒刺刺蛋白(S蛋白)研制了一種亞單位疫苗。用該疫苗免疫水貂后,用新型冠狀病毒免疫水貂,再用新型冠狀病毒攻擊水貂。未免疫的水貂發生了嚴重的肺炎病理改變,免疫水貂受到攻擊后,肺內未見明顯的病理改變,也未檢測到病毒抗原,免疫水貂再也不能將病毒傳給接觸者。
研究結果為水貂新型冠狀病毒的防治實踐提供了重要指導,證明疫苗免疫可以阻斷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和致病機理研究、疫苗預防和藥物研究開發提供更理想的動物感染模式,為歐美水貂產業和我國水貂產業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持。
該研究是由哈爾濱獸醫研究所、廈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和國家獸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共同完成的。論文的第一作者是帥雷、鐘公勛、溫致遠、王充、何錫軍和袁權,其中布志高和陳華蘭是聯合交流的合著者。該研究得到了黑龍江省國家重點研發項目和應用技術研發項目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