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假死”還是“不死”?--“薛定諤”的生死狀態
2006年,一條奇怪的消息開始在科學界流傳,關于一組關于生與死的實驗,以及一個奇怪而令人不安的混合體。起初,這些發現像謠言一樣在同行中萌芽和傳播。在一系列不知名的科學論文中,他們終于在一系列不知名的學術會議上逐漸成熟起來。很快,尤其是在2010年麥克阿瑟基金會授予他“天才獎”之后,馬克·羅斯就不再是“默默無聞”了。羅斯是一個先驅者,第一個進入一個偏僻的國家,這個國家不僅可以告訴我們什么是“生命”,也可以告訴我們什么是“活著”,以及是否(不僅是現在,而且是很久以前——當地球上的生命第一次“回來”)時,兩者是否缺一不可。
羅斯發現亞致死劑量的硫化氫會使哺乳動物進入只能被稱為“暫停活動”的狀態。盡管這個名字承載了很多流行文化的包袱(主要來自科幻小說),但它實際上是對這些被毒死的動物所發生的事情的一個相當恰當的描述。這些動物的活動或運動能力不僅在可觀察范圍內停止(它們停止運動,呼吸頻率和心率大大減慢),而且在更基本的水平上也停止了。正常組織和細胞的功能大大降低。然后更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哺乳動物失去了調節體溫的能力。它們不再是恒溫的,而是回到更原始的脊索動物狀態:變得放熱或冷血。但他們既沒有死,也沒有真正活著。雖然從哺乳動物最基本的特征之一來看,它們似乎已經死了,但那是暫時的。它們的生命活動在有限的時間內暫時停止,但當氣體停止時,所有功能都恢復正常。而生命對于生命的理解,基本上是不明顯的。
羅斯的直覺很簡單。他認為生命與死亡之間存在尚未被探索的狀態,具有潛在的醫學價值,并為解釋某些生物在大滅絕中幸存下來提供了線索。也許死亡并不是人們通常認為的“最終結果”。他希望能把生物帶到這種狀態,然后把它們帶回來。事實上,沒有一個英語單詞能準確地抓住這種狀態的本質。電影制作人給它起了“僵尸”的名字,這個名字最終可能會被頑固的科學所采用。但我們對此表示懷疑。
這是他的一個關鍵實驗:他用扁蟲做實驗(簡單的動物,但仍然是動物)。然而,與微生物相比,沒有動物是“簡單”的。他降低了扁蟲呼吸的含氧量。像所有動物一樣,扁平動物不僅需要氧氣,而且需要大量氧氣。隨著裝有扁形蟲的封閉容器中氧氣含量的降低,扁蟲逐漸減速并停止移動。即使你戳或戳它們,它們也不會引起任何反應。但是羅斯沒有結束實驗。事實上,他一直在減少扁蟲水箱里的氧氣含量,結果它們又活了起來。扁形蟲的“休眠”狀態不是活的。生與死,兩種更為復雜的狀態,似乎比我們大多數人現在意識到的要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