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批蘋果的臉書,卻被戳破了互聯網廣告的神話
2020年12月15日,蘋果正式將iOS 14.3版的更新推向了iPhone產品線。在iOS14.3發布之前,這款產品最大的亮點是正式解鎖了iPhone12Pro系列的12位彩色深度AppleProRAW無損照片,讓專業人士更容易使用iPhone進行創作。然而,當iPhone系統的版本推出時,消費者和一些互聯網制造商都發現,iOS14.3最大和最具影響力的地方不是新的成像功能,而是關于用戶隱私的新規則。
是的,這是iOS 14.3的新隱私規則。以前的操作系統或其他操作系統只列出普通用戶可能不懂的"權限信息",蘋果會在新系統的應用程序商店中以非常詳細和直接的方式告訴用戶,"這款應用會以何種方式侵犯你的隱私。"例如,就像這樣。
你認為這令人震驚嗎?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蘋果的舉動顯然有助于我們在下載軟件時更加警惕。從軟件開發者的角度來看,蘋果可以用更詳細、更膚淺的文字向用戶解釋軟件中包含的隱私侵犯行為,但也可以迫使用戶尊重自己,在未來的更新中趨同。
不過,這一次并不是所有人都會歡迎蘋果嚴格管理應用程序隱私。例如,最近幾天,知名社交媒體平臺facebook一再抨擊iOS 14.3的新隱私協議,稱它"對中小型企業產生了負面影響"。
Facebook為什么要這么說?要理解為什么,我們必須提到當今互聯網企業的一項共同業務,即所謂的"跟蹤廣告"。
想象一下,幾分鐘前,你有沒有和朋友談過手機聊天軟件的內容,或者在搜索引擎上搜索關鍵詞?在幾分鐘內打開你的電腦后,你發現你經常看到的網站彈出了與電子商務相關產品推廣的鏈接。
在這種現象背后,互聯網公司在本質上整合和描繪了用戶聊天行為、搜索歷史、財務數據和購買記錄,然后在自己的廣告業務中使用這些用戶肖像。例如,假設一家汽車公司想推銷他們的產品,當他們找到Facebook這樣的平臺做廣告時,該平臺可以"準確地"將廣告推給他們認為更有可能購買新車的用戶。由于這種有針對性的廣告是基于用戶數據的收集、用戶行為的跟蹤和用戶類型的描述,所以有"跟蹤廣告"的別名。
考慮到這一點,我們不難理解Facebook此舉的原因。隨著蘋果(Apple)提高了應用程序隱私控制的標準,該行業的許多默認"未具體說明的"應用程序權限、可能侵犯用戶隱私的行為和可能收集的數據都會公開展示給用戶,這顯然會讓他們開始關注自己的日常行為,并故意減少對自己私人數據的授權。
不僅如此,根據蘋果的說法,到2021年年初,他們還準備對"跟蹤廣告"實施更嚴格的限制。所有可能向廣告商出售用戶數據的應用程序都必須提供"一鍵關閉"選項,也就是說,只要用戶不同意分享他們的行為數據,軟件就不能向廣告商或他們自己的廣告業務提供數據。
這樣,根據facebook的說法,這意味著對于沒有能力收集用戶數據、無法單獨進行個性化營銷的中小型企業,現有的"跟蹤廣告"將大規模失敗,他們將不得不回到過去的"廣泛"營銷戰略。
在這一點上,一些朋友可能一直認為,過于嚴格的隱私保護,確實會導致互聯網營銷服務的倒退,甚至會給一些企業的宣傳造成很大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