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還有一個動能強勁的“灣區”
上海金山區位于長江三角洲的地理中心,是上海的西南門戶,海岸線23.3公里,其中7.2公里的生活海岸線是上海最稀缺的城市海岸線。這個海灣地區被稱為"上海灣區"。
在上海"南北向轉型"的大形勢下,擁有獨特資源稟賦的熱點金山承擔著特殊的使命,讓地理門戶成為發展門戶,讓戰略節點成為發展的支點,金山區提出:到2035年,金山地區的"上海灣區"城市品牌將全面推出,成為工業城市融合模型城市、沿海花園城市、門戶節點城市,成為上海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現代化社會主義國際大都市的重要支撐。
從"閃電婚姻"看"上海灣區"在科學創作領域的魅力
從接觸開始到簽約只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這個"閃電婚姻"講述了清華長三角研究所在金山區上海灣區科學創作中心定居的故事。
當時克莊樓還沒有完工,周圍的許多地方還是荒地。"上海灣區克莊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沈衛平兩年前在這里定居,他說清華長三角研究所落戶的速度顯示了灣區的活力和吸引力。
清華長三角研究所的閃存并不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上海灣區科學創新中心自成立以來,短短兩年就聚集了數千家科技創新企業,通過平臺聯動,科學創新功能日趨完善。
從零開始,"上海灣區磁場是如何形成的?"服務生"型優質服務取得了第一項成果。在上海灣區科技創新中心、市場監督等部門,企業不能離開園區完成相關業務。上海冠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項目總監楊波說:"在這里,企業重視優質服務,重視‘上海灣區’金招牌。
為上海灣區科技創新中心引進的優秀人才隊伍項目捐贈1億元,領導創新創業團隊項目不超過1000萬元。金山區還以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為重點,出臺了"上海灣區十大政策",引進高端科技創新人才,優化人才的安全生活保障,以創造真金銀吸引企業,吸引人才。
啟動"上海灣區"品牌的意義不僅在于促進金山地區的發展,還在于為上海尋找未來的增量空間。
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全球約60%的經濟來自港口灣及其直接腹地。行業專家表示,整個三藩市灣區、東京灣地區、紐約灣區以及中國的粵港澳大灣地區和其他世界著名的海灣地區,都具有新興產業高度集中、創新要素充分流入和高質量經濟發展的顯著特點。
從大都市的邊緣創建資源豐富的經濟發展中心,這是金山通過建立"上海灣區"品牌而做出的一場大棋局。
促進線下一體化,實現要素資源的高頻流動,高效配置,高效增值。"金山區主任劉建表示,金山區將抓住機遇,讓華東智能計算中心、中景云智能科技園區和上海鴻星云總部登陸,推動區域企業加強合作,繼續引進相關的數字經濟企業,拓展和加強產業鏈,加快推進產業數字化和數字工業化,引領數字經濟走向"開放與突破"。
傳統產業精益求精提高金山經濟中"金"的數量
上海有“兩座山”:北面是寶山,南面是金山,一面是鋼鐵,一面是化工。它們是上海的兩個傳統工業區,都有著輝煌的歷史。在上海著力打造的“南北轉型”城市空間新格局中,“兩座山”面臨著艱巨的轉型任務。
數據顯示,“十三五”伊始,金山區922.9億元GDP中,上海石化占265.4億元,約占三分之一。
今天的金山區,街道干凈,環境優美,講述著金山轉型升級的道路。
烷氧基化物是一個奇怪的化學術語,但它廣泛應用于纖維生產和皮革加工,以及印刷油墨和建筑化學成分。
在金山第二工業區,巴斯夫金山基地將于2020年8月開始擴建,以滿足亞太地區特別是中國對烷氧基酸鹽日益增長的需求。巴斯夫保健化學品(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賈培希說:“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技術升級和科學管理使傳統產業更加精細化、精細化,擺脫了危險和污染這兩種定型觀念。”努力推動化工下移、精細化、新材料化,追求綠色、高科技、高效、高附加值。
通過提高科技水平,傳統產業也能煥發出新的功能,從而進一步提升金山的含金量。根據規劃,到2025年,金山第二工業區將形成節能環保、綠色材料、生物醫藥同步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協調發展的“3+1”產業格局。規模產值有望突破500億元。到2030年,園區環境指標力爭達到德國路德維希港化工園區水平,產值有望達到1000億元。
圍繞新的發展理念,金山區進一步提出了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的“長遠發展”規劃:重點發展生命健康產業(l-life)、新一代信息技術(i-information),高端智能裝備(E設備)和材料產業集群(n新材料)。“十四五”期間,金山區四大產業集群將力爭實現年均20%的增長,實現“提速”。
金山區黨委書記胡衛國說,勢頭強勁是“上海灣區”的一個突出特點。金山區將著力加強特色產城融合,重點發展大健康、綠色化工等產業,加快傳統產業轉型發展和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全面推進工業城市融合創新發展。
不久前,上海樂高樂園度假村項目的合資公司提前一個半月完成了工商登記并取得了營業執照。根據規劃,金山區樂高公園將于今年內開工建設,2024年初正式開園,總投資5.5億美元。建成后,它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樂高樂園之一。
胡衛國說:“面對“十四五”,金山區將充分發揮樂高公園度假區項目的強大輻射和溢出效應,把項目建設成為輻射長三角的文化旅游新地標。”。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的不斷發展,作為上海西南門戶的金山正在成為一個新興的新興門戶。
開放共贏是“上海灣區”的本質要求。根據規劃,金山區將強化門戶樞紐特色,集聚創新資源要素,加快由城區單向輻射向長三角雙向賦能轉變。
在提高節點的連通性和功能性方面,金山區正在積極規劃和爭取金山鐵路的公交運營,以及南豐線、嘉慶至松金線、滬乍杭鐵路等交通設施的建設。,不斷縮短金山與上海中心城市和長三角重點城市的時空距離。
金山區還不斷提高基本公共服務的便利化和共享程度,加快彌補醫療、教育領域的不足。醫療方面,全力推動金山醫院打造上海郊區第一家三級甲等醫院。在教育領域,努力吸引更多優質學校進駐金山。
胡衛國表示,通過打造“上海灣區”城市品牌,金山區將以高度簡潔的方式展現金山的城市性格、城市特色和城市精神,放大金山獨特的區位、海洋資源、產業特色和人氣,做好轉型升級工作。金山區將展示其在上海“南北轉型”格局中的成就,從根本上提高其競爭力,改變外界對金山的固有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