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和土壤可以交換碳儲存能力
植物和土壤能交換碳儲存能力嗎?英國"自然"雜志25日發表的對100多個實驗的氣候變化分析表明,當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導致植物生物量增加時,土壤所能儲存的碳量就會減少。由于目前的陸地固碳模型沒有考慮到這種關系,未來的氣候變化模型和預測數據可能需要修改。
陸地生態系統每年可以去除人類活動排放的大約30%的二氧化碳。植物可以在通過光合作用促進自身生長的過程中固定二氧化碳,土壤可以儲存碳作為分解生物量。然而,目前尚不清楚這個碳匯將如何對二氧化碳排放的持續增加作出反應。
一種假設是,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上升會增加植物和土壤的固碳能力,但這一次,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研究員塞薩爾·特雷爾(Cesar Treer)及其同事的一項研究表明,情況可能并非如此。
研究小組分析了108個增加二氧化碳含量的實驗數據,發現兩者之間存在相反的關系。當植物生物量隨著二氧化碳水平的增加而增加時,土壤的碳儲量就會減少。在他們的實驗中,較高的二氧化碳水平會增加草地土壤中的碳儲量(約8%),但在森林土壤中卻沒有增加,即使森林生物量增加了大約23%。
研究小組指出,生長和下降之間的這種關系可能與植物獲取養分的方式有關。在生長過程中,植物的根從土壤中汲取養分,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會降低土壤的固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