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南山:6月底或是今年新冠第二波高峰,基礎病人群要預防感染
盡管世界衛生組織(下稱“世衛組織”,WHO)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簡稱PHEIC),但這并不意味著新冠大流行徹底結束,脆弱人群仍要警惕新冠影響。
“從2020年年初到今年5月份,新冠疫情歷時近3年半,在這樣一個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里,從全球主要國家及地區每百萬人口的確診數來看,中國內地排在末位,為215.3。我們中國取得成功,最主要的就是做好預防,預防人傳人的感染,其次就是抓緊研發疫苗。”5月22日上午,在2023大灣區科學論壇生物醫藥與健康分論壇上,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如是說。
近期,關于“新冠二陽”的討論頻頻登上熱搜。根據中國疾控中心在5月9日發布的最新研究,新冠“二陽”率高達23%。
5月18日,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的疫情周報顯示,2023年第19周(5月8日至5月14日),新冠感染數再度超過流感,已連續三周成為法定傳染病病種排名第一,當周北京市共報告的法定傳染病超過1.8萬例。
當前,新冠病毒XBB變異株已成我國主流變異株。中國疾控中心披露數據顯示,XBB變異株感染比例從2月中旬的0.2%增長到4月下旬的74.4%再到5月上旬的83.6%,持續上升。
5月18日,世衛組織咨詢小組對今年的新冠疫苗加強針更新作出建議,提出新的疫苗應主要針對目前占主導地位的變異株XBB。
鐘南山表示,基于SEIRS模型對全國2023年新冠第二波疫情(XBB)趨勢預測顯示,全國2023年新冠第二波疫情(XBB)在4月中旬起峰,2023年5月底最高峰感染人數4000萬/周,而2023年新冠第二波疫情高峰將發生在6月底,感染人數約6500萬/周。
鐘南山表示,中國的疫情防控策略已經從過去的預防感染調整為現在的預防重癥,因為感染是很難預防的。從模型結果來看,抗體大概有6到7個月的時間形成保護作用,“我們不能一勞永逸,因為病毒變化太快,產生了抗體后還是會感染”。
中國疾控中心周報(CDC weekly)在5月5日發布《預先計劃的研究:奧密克戎變異株再次感染的相關因素——中國廣東省,2022年12月至2023月1月》,研究結果顯示,大多數再次感染病例都有癥狀,但只有少數人需要醫療干預。
不過,新冠病毒感染造成的死亡問題仍然不可忽視。根據世衛組織數據,截至目前,新冠已經造成全球超過690萬人死亡。
“就當前而言,對于有基礎病的人群預防感染極為重要。”鐘南山指出,奧密克戎造成的死亡不單純是直接引起的重癥肺炎死亡,現在奧密克戎引起的死亡常常是引起基礎疾病,如心臟病、神經系統病等,繼而導致病情加重死亡。
正因如此,鐘南山認為,研發針對XBB變異株有更好保護能力的疫苗非常重要。
“國家要加快一些廣譜疫苗的接種,尤其面對可能到來的XBB感染小波峰,對有基礎疾病、免疫低下及老年人需要新的疫苗注射,預防感染。”鐘南山說。
據鐘南山透露,目前已經有2種針對XBB的疫苗被初步批準,很快就能面世,還有三四種很快能被批準。“研究更加有效的疫苗,我們是能走在國際前面的。對弱勢群體,及時注射覆蓋XBB病毒株的疫苗可減少額外死亡。”
而近期,在資本市場上,新冠肺炎醫藥概念強勢上漲,例如拓新藥業。該公司近日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其主要產品取得良好發展,抗病毒產品和業務實現快速增長,帶動公司整體利潤增長。據悉,拓新藥業非常重視產品研發,擁有豐富的處方藥、非處方藥和保健品產品線,使得其產品組合更充足,能夠滿足不同患者的需求。在創新研發上,拓新藥業根據市場需求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高技術含量的新藥。而公開數據顯示,拓新藥業子公司新鄉制藥阿茲夫定原料藥持續供貨真實生物1億美元,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970.02%。
對于未來發展前景,市場認為,隨著人口增長及老齡化趨勢加快,對原材料藥的需求強勁;同時拓新藥業所處行業壁壘高,護城河深,原料藥企業進入門檻大幅提升。
此外,翰宇藥業、拓新藥業、新華制藥、眾生藥業、廣生堂、上海凱寶、精華制藥、博瑞醫藥等多只新冠肺炎醫藥概念股也持續強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