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頭企業的市場份額正在迅速增加。汽車制造業的新生力量如何盈利?
近日,天豐證券發布研究論文《汽車制造新勢力的突破》。
研究報告顯示,到2020年6月,國內電動汽車普及率上升至4.8%;國內新增300多家汽車制造力量退出市場。小鵬、威萊、威馬、理想代表了高端智能電動車的發展方向,這四個品牌的7款新力車型總占有率已經達到84%。
天豐證券認為,軟件購買+升級收費是大勢所趨,特斯拉實現了功能升級收費;另外,在直銷模式下,傳統汽車企業分為經銷商的后市場價值鏈的利潤由汽車企業收取,盈利模式將更加全面和多樣化。
目前,威萊和理想已經實現了8%的毛利率。天豐證券預測,威萊和小鵬有望在22-23年內實現盈虧平衡,最理想的是在21-22年內實現盈虧平衡。
2015年6月,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發布《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明確了“社會資本和技術創新能力企業”的準入條件投資新的純電動乘用車企業。之后,300多個新的汽車制造力量進入中國。由于缺乏生產資質、持續的融資渠道和穩定的量產能力,他們大多停留在ppt。
汽車制造業是資本投資和技術創新的長跑。補貼大幅下降后,一大批新生力量汽車企業加速清理。目前,只有威萊、小鵬、理想、威馬等少數汽車企業具備可持續經營能力。